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

天津-獨樂寺

天津 《獨樂寺》
中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和高層木構樓閣

位置:
獨樂寺坐落在天津市薊縣城內西街,是國內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之一

歷史:
獨樂寺始建於唐代貞觀二年(公元628年),據傳安祿山在此誓師,發動安史之亂。寺的始建年代無確證,現存的建築是在遼代統和二年(984年)重建的。明萬曆、清康熙、乾隆、光緒年間曾進行修葺粉飾,民國年間因軍隊佔用,寺內門窗和部分文物遭到破壞。據說山門的牌匾乃嚴嵩所題。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著名建築:

山門臺基平面長方形,長19.18米,寬13.22米,高0.4米。四週施壓闌石,西北角尚存曲尺形角石一塊,凸雕臥獅。梁架為徹上明造,條理井然。單檐廡殿頂,舉折平緩,正脊兩端的鴟吻造型古樸。前檐兩次間置遼塑金剛力士像各一尊,東側力士高4.5米,西側力士高4.45米,後檐兩次間山墻上繪四天王像。


獨樂寺的主要建築是觀音閣,觀音閣臺基長26.7米,寬20.6米,高0.9米。南面設月臺。外部看是兩層,內部為三層使用了24種不同的斗拱榫接,沒有使用任何釘子。千餘年來,獨樂寺曾經歷28次地震。其中清康熙十八年(1679)三河、平谷發生8級以上強震,薊縣城官廨民舍無一倖存,觀音閣獨不圮。1976年唐山地震,觀音閣及山門的木柱略有走閃,觀音像胸部的鐵條被拉斷,但整個大木構架安然無恙。1972年設立文物保管所,同年發現並剝露出觀音閣下層壁畫。此後,對觀音閣及山門進行了局部維修。
閣內現存塑像8尊。主像為觀音立像,高16米,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,面相端莊,冠頂有10面小佛像,故稱十一面觀音連同山門內的兩尊力士,均為遼代原塑(一說為唐代遺作),明、清重粧。
閣內下層四壁,佈滿壁畫,高3.15米,長45.35米,十六羅漢和兩明王為主,間繪神話故事、世俗題材和重修信士像,為元代繪製,明代重描、補繪。繪畫以鐵線描為主,人物造型準確,主像與背景採用以密托疏、以繁托簡手法渲染出一個超凡的世界,是中國壁畫藝術寶庫中的珍寶。

資料來源:
維基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8B%AC%E4%B9%90%E5%AF%BA
奇摩網頁搜尋(獨樂寺):http://big5.huaxia.com/jtzq/tianjin_jmls13.htm

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

東京-淺草寺

東京-淺草寺

簡介:
淺草寺(せんそうじ),又名金龍山淺草寺,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淺草二丁目,是東京都內歴史最攸久的寺院。供奉的本尊是聖觀音(しょうかんのん)。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「淺草觀音」。
根據寺傳的資料,推古天皇36年(628年),於宮戶川(現・隅田川)捕漁的檜前浜成・竹成(ひのくまのはまなり・たけなり)兄弟於漁網發現了一尊佛像。就是淺草寺本尊的聖觀音像。兄弟的主人・土師中知(はじのなかとも)拜了此佛像之後出家,把房屋改成寺廟來供奉。這是淺草寺之始。觀音像,相傳為高一寸八分(約5.5cm)的金色像,由於是非公開的秘藏佛像,故實體不明。其後,大化元年(645年),據說勝海上人為寺院進行整備、經觀音報夢告知而把本尊定為秘藏佛像。至平安時代初期天安元年(857年)(天長5年-828年),延暦寺僧人・円仁(慈覺大師)來寺製造了「お前立ち」(代替秘藏佛像供人參拜)觀音像。故稱淺草寺由勝海開基(創立者),円仁中興開山。雷門與仁王門於天慶5年(942年),安房守平公雅任武藏守的時候創建。

著名古蹟:

-雷門-寶藏門-本堂-五重塔-二天門-淺草神社-伝法院
雷門-表參道入口之門。切妻構造八腳門,左面的是風神像,右面的是雷神像,正式名稱為「風雷神門」,通稱為「雷門」。慶應元年(1865年)被燒毀、1960年(昭和35年)、約1世紀之後以鋼筋混凝土再重建。門內置有實業家松下幸之助於淺草觀音祈願之後病癒,作為報答而寄贈的大燈籠

寶藏門-鑽過雷門、通過仲見世商店街之後就是寶藏門。入母屋構造的二重門(2層建築、外觀上為上下二重門)。現在之門於1964年(昭和39年)再重建時以鋼筋混凝土建造、由實業家大谷米太郎夫妻捐款興建。門的左右置有仁王(金剛力士)像、之前名叫「仁王門」、昭和再重建後才稱為寶藏門。其名來自門上層的文化財產收藏庫

本堂本尊觀音像供奉之地,故又稱觀音堂。舊堂於慶安2年(1649年)重建,為近世大型寺院本堂的代表作與國寶(當時),1945年(昭和20年)於東京大空襲被燒燬。現在之堂於1958
(昭和33年)再重建時以鋼筋混凝土建造。外陣有川端龍子(りゅうし)作畫的「龍の圖」、堂本印象作畫的「天人散華の圖」等天井畫。
內陣中央為本尊安置間,高6米的宮殿。宮殿內部分為前之間奧之間奧之間秘藏本尊,前之間為「お前立ち」觀音像。於毎年12月13日會舉行的開扉法事,與有特別儀式需要開扉的時候,信徒可以到此參拜「お前立ち」像,但秘藏本尊像不作公開。宮殿的左右有脇侍梵天帝釋天像,堂內後方左右有不動明王像愛染明王像

五重塔-重建前之塔於慶安元年(1648年)建成、與本堂同様於關東大地震時倒壊、1945年時東京大空襲被燒毀。現在之塔於1973年(昭和48年)重建、鋼筋混凝土建造、鋁合金瓦頂、基壇高約5米、塔自體高約48米。基壇內部有收納供養靈位牌的靈牌殿、塔的最上層置有斯里蘭卡傳來的舍利子。現在塔之本堂位於西側、重建以前本位於東側。

二天門(重要文化財產)-位於本堂東側,向東興建,切妻構造八腳門,木材建造。元和4年(1618年)時建築,沒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破壞的貴重建築物。當時的將軍德川秀忠為供奉父親德川家康而於日光與淺草建東照宮,這門是作為淺草東照宮的隨身門而被興建(東照宮於1642年燒毀、沒有再重建)。現在,門的左右安置有二天(持國天増長天)。

淺草神社(重要文化財產)-位於本堂東側。此神社供奉的是淺草寺草創相關的三人。明治神佛分離之後與淺草寺屬不同法人管理。詳細參照淺草神社。

伝法院-位於寶藏門前西側、淺草寺和尚生活的地方。有由小堀遠州製作的回遊式庭園。一般不公開開放。


資料來源:
維基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6%B7%BA%E8%8D%89%E5%AF%BA&variant=zh-tw

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

巴里羅切

阿根廷-巴里羅切--南美洲的小瑞士

名稱:
Bariloche (常用簡稱)
San Carlos de Bariloche (正式名稱)

由來:
大約在1895年主要由奧地利人和德國人安定,它以先驅卡洛斯Wiederhold首先命名

位置:
阿根廷中部湖區南部的 Nahuel Huapi 湖畔,離布宜諾斯艾利斯 約 1,590 公里,位處海拔770米,鄰近智利中部港口 Puerto Montt。

特點:
旅遊業,國民和國際性組織,是Bariloche的主要經濟活動。
有"小瑞士"之稱,並且以巧克力聞名。

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

哥本哈根-趣伏里公園

哥本哈根-趣伏里公園(Tivoli Gardens)---世界上最老的遊樂園

位置:
趣伏里公園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,占地20英畝。

簡介:
自1843年起,到訪遊客已超過三百萬人次,是世界上最老的遊樂園。
園內建有啞劇院1847年建立,1945年後重建)、中國塔(建于1909年)、一段中國長城趣伏里音樂廳 (原建于1901-1902年,新建于1956年)和趣伏里男童儀仗隊(成立于1844年)。此外,還有諸多露天舞台和形形色色的咖啡館和餐館。
趣伏里公園是丹麥遊人最多的地方,是最受丹麥人寵愛的童話公園。首先,它的名字就十分有趣:把趣伏里公園的英文名字倒過來念,便是“I Lov(e) It”,是不是十分浪漫?
各式各樣的音樂、舞會、馬車和花卉是公園的娛樂特色。公園內的中國塔是公園的標誌性建築。這里還有座中國戲台,布局上均仿照北京故宮戲台規格,台前屋簷下面,還橫懸一塊木匾,上書“與民同樂”四個大字。
2000年4月至6月,趣伏里遊樂園舉辦了“中國季”活動。當時,長春市雜技團曾在此演出。2000年7月,中央芭蕾舞團還在此演出了《紅色娘子軍》選場。在整個丹麥,恐怕這里是最值得引起華人驕傲與親切感的地方了。
最不容錯過的,還是每個周六晚上必定舉行的最後一個節目──著名的趣伏里公園煙火表演。一到這時,這里就會成為煙花的世界,遊人如織。公園在冬季關閉,但在聖誕節期間,卻會成為熱鬧的聖誕節應節市場,出售各種節日用品。

資料來源:
google搜尋: http://destguides.ctrip.com.hk/Destinations/ShowSight.aspx?sight=25674

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

孟買-象島石窟

象島石窟

地理位置:
象島位於印度孟買東南約九公里的阿拉伯海小島上。

名稱來源:
其歷史淵源可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紀。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初抵此島,見到島上有一頭石雕大象,所以稱作「象島」。如今這座雕像已被移至孟買市區的Dr.Bhau Daji Lad博物館的前庭。

石窟簡介:
象島有七座石窟神廟,大多是由岩石外部向內開鑿,規模宏大,猶如地下神廟。洞窟內的雕刻題材多與印度教有關,是印度石窟藝術的代表作之一。神廟奉祀的主要是濕婆神,故石窟雕刻多是表現濕婆神的傳說故事和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,有勞動和愛情的藝術作品。除濕婆神外、也包括守護神、仙女、飛天等雕塑。最大的一座石窟神廟,建於七世紀。在石窟的門廊兩側與窟內的天然岩壁上,共有九幅巨大的高浮雕嵌板,刻劃了濕婆的各個不同側面。其中最著名的是深鑿於大殿南壁中央的巨型胸像《濕婆三面像》,高約五點五米。一如印度的許多神祇,濕婆神能夠改變祂的形相,祂有時具有五首四臂,以觀照世界的每一部分。祂的膚色很淺,非常美麗,額上長著第三眼,濕婆神震怒時,這隻眼睛能釋放出可怕的力量。

濕婆神雕像:
濕婆三面像分別象徵宇宙創造、保存和毀滅的永恒變化。右側一面為女性,手拈蓮花,恬靜優美,呈現溫柔相;中間一面是笈多佛像,手托淨瓶,頭戴寶冠,呈現冥想相;左側一面是男性,手握毒蛇,狂暴猙獰,呈現恐怖相。南壁東側的《濕婆半女像》,半男半女的造形奇特而優美。北門廊側壁的《舞蹈的濕婆》,舞姿極富節奏感。
濕婆神受到廣泛愛戴,因為死亡不過是創造的循環,事物不斷衰敗與再生,就好像冬去春來一樣。因此濕婆神亦稱為Mahadev,意思是毀滅者,同時是復生者。可惜部份雕像被當年的葡萄牙統治者胡亂開槍破壞。如今象島石窟對遊客的吸引力,已高於孟買市本身了。

來源網址: